第374章 销魂的朝议-《一世吉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先帝在朝时国用更紧,都不敢明目张胆的举债告贷,而是倚靠诸般利益交换,压榨关陇豪族、扶植秦氏为新兴财阀、后期则是重用你为之敛财。先帝威权极重,且未摆上台面,是以群臣没有理由上奏谏言攻讦。而你的筹银之策,显然有悖量入为出的常理大道。一经抛出,怎不令人群起而攻之?”

    “欺软怕硬,向来是人之天性。先帝一朝,大权独揽,乾纲独断,御史言官大多数时候只是摆设,少有作为。新皇初立,威权未显,理政相对较为温和。御史言官早已蠢蠢欲动,自是一马当先的跳了出来。因为自认理由充分且冠冕堂皇,有人率先示范,便有人紧跟其后。诸多文臣无论派系,一致反对。言辞过激者,连你奸佞媚君、祸国殃民、当诛九族的话都说出来了。金殿之上,顿时闹哄哄的犹如集市。”

    杨致听得饶有兴味,插言道:“皇帝急于筹银,是为赏抚恩恤殉国将士,应对南楚战事,又打着爱惜民力的旗号,想必一众武臣都是只作壁上观了?”

    徐文瀚点头道:“确是如此。所有武臣,一概闭口不言,保持缄默。皇上既不打断,又不着恼,只是安然品茶静听。待到任由他们争先恐后的说了个够,才笑容可掬的表示,因为人多嘴杂,过于喧闹,没有听清,命他们一个一个的来,重头说过。”

    杨致不禁噗嗤一声乐了:“没人被他噎得直翻白眼吧?”

    徐文瀚讪笑道:“谁说没有呢?众臣无人胆敢当殿违逆,七嘴八舌的也确实有失体统。于是便又一个一个的来,重头劝谏了一轮。皇上还是一边品茶。一边吃着糕点,耐心静听。中途如厕回来。仍命他们继续说完。众臣也有人看出似乎苗头不对,是以这一轮谏言的时间比先前要简短了许多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认真问道。众卿以为杨致所献三策,皆不可行,是吗?群臣众口一词,尽皆称是。皇上又问道,众卿可是另有良策?如若可解大夏燃眉之急,当是大功一件。”

    “这般一来一去,朝议第一事尚无眉目,天色已近晌午。众臣谏言反对倒是热情高涨,问及代替良策则是一片默然。有不少人自作聪明的试图借以尿遁暂行回避。皇上一概欣然应允,只是以事关重大、不容耽搁为由,命内廷侍卫跟随同去。”

    杨致大笑道:“这小子早有准备,可真够坏的!既不让你尿得太久,又不让你借此机会与人商议串联!有趣,有趣!”

    徐文瀚苦笑道:“你是觉得有趣,我可是跟着他们遭了大罪。一通尿遁下来,除了几个迂腐憨直的蠢货,谏言皇上遵循先帝罢兵休战的旧政。哪儿有什么代替的良策?就算有,无非也是加征商税徭赋而已,这帮人口口声声劝谏皇上爱惜民力,焉能自打耳光背负骂名。轻易出口成为众矢之敌?”

    “又耗了半个时辰,众臣熬到此时,大多已是饥肠辘辘。面露疲态。皇上安然高坐,有吃有喝。当然是神采奕奕。然而皇上与群臣有言在先,谁若率先告退。问你个大不敬之罪都是轻的,不往违旨忤逆上面攀扯就已经很不错了。所以众臣有苦难言,只能陪着熬下去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当殿反复问询,直到无人发声了,才满脸无奈的说出代替解决之道。那是想都不用想,只能是加征商税徭赋了。此话一出,群臣又是一片哗然。到了此刻,众臣都已回过神来,皇上声称今日事须今日毕,并不是说着玩的。是以迅速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两派,一派反对,一派附同。反对者众,附同者少。”

    “皇上两手一摊,这也不是,那也不行,那你们说到底怎么办?进而放言,满朝文武谁能自愿请缨出使南楚,说服楚帝罢兵休战、退还随州,无论现任何职,皆可直接擢升一品,晋封公爵!”

    杨致戏谑的道:“兵法所云之迂回包抄,莫过如此。他们后来又谏言同意我的筹银之策了?”

    徐文瀚答道:“能至入朝为官、上殿议政者,能有几个笨人?那你也未免小看了皇上,也太过小看了那帮人了。激将无用,极力反对,办法没有,能奈我何?皇上不急,悠然品茶进食,间或起身如厕。只命群臣审慎思量,议定之后再奏不迟。众臣虽饥渴交加,但也看出了皇上的真意,还是不愿服软。僵持半晌,公推几位朝臣上奏,认可加征商税徭赋。皇上不置可否,仅以二字作答:再议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