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4章 销魂的朝议-《一世吉祥》
第(3/3)页
“拖到未时,仍无定论。众臣当中熬拼不过者,有人由尿遁升格为屎遁,以求稍事歇息。有人半真半假的不耐饥渴,当殿昏厥。皇上也真是做的出来,屎遁者仍遣内廷侍卫跟随同去,但不许关门遮掩。当殿昏厥者,命太医就地救治,或施以针灸、或灌以汤药,总之就是不给饭吃。在朝议未完之前,你也别想借故走人。”
“皇上始终言笑晏晏,并无半点不愉之色。对于屎遁或昏厥者,声称身体不济则难当朝堂之任,不忍再加以国事累之。此番朝议过后,都不必来了。此言一出,极具神效,这两类人当即治愈大半。”
如果说徐文瀚担当的双人相声中的逗哏角色,杨致则是一个配合极为默契的捧哏:“求生不得,求死不能。这就叫拳头打在丝绵上,有力无处使啊!于是便搞定了?”
徐文瀚唏嘘道:“大体如此。宁死坚持己见者,仍然不乏其人。但以默然无语者居多。死硬之人已然极少,掀不起什么风浪了。皇上一再温言确认,坚持己见而别无良策者,不会因言获罪。默然无语者,视同默认。如此这般耗至申时初刻,第一事才算勉强议决。可接下来还第二事、第三事,众臣皆已心有余悸。”
“先帝雷厉风行,所谓朝议大多是为剪人口舌走个过场,好歹能图个爽利。新皇为达目的,则是慢腾腾的磨,软绵绵的泡。说他硬吧,半句重话都没有。说他软吧,不遵循他的意愿你就别想走。让人吹也吹不得,打也打不得!经此一事,以后的朝议还会这般艰难吗?”
杨致意味深长的道:“大哥,还有一事你或未意识到。皇帝对今日朝议非常重视,以至于亲口对我说,必须赤膊上阵,却又不会一味蛮干。”
徐文瀚稍加思索,皱眉问道:“你是说……与众臣争权?!”
“正是。”杨致冷冷道:“但凡新老交替,便是君臣争权之时。新君初立,根基未稳,朝堂之上难免出现权力真空。真空……也就是空挡,朝臣若借忠直为国之名,左右皇帝的意志,分量必当大增。先帝大权独揽、乾纲独断,群臣摄于威权相压,无奈之下只得顺之且从。新君登基,似今日这般朝议还是第一遭,焉有不奋力一搏之理?宁王与康王都以为皇帝是于鹬蚌相争当中捡了个天大的便宜,拥立二王的两系朝臣岂能就此心甘?”
“皇帝对这一节看得很清楚,策划发动突厥大战,今日三事朝议,皆因于此。皇权至上,不容染指。皇帝从一开始,就根本没打算给他们任何机会!”
徐文瀚沉吟道:“君臣分权,自古便是一把双刃剑。若遇明君圣主,兼收并蓄,集思广益,揽权独断乃是好事。反之则至大权旁落,政出多门,朝堂混乱。这个话题太大,我们暂且放下不论吧!”
“筹银之事议罢,接下来便是关乎你的去留了。因有前车之鉴,你辞官返乡的奏章也已不是秘密,这一轮群臣奏谏冷静了许多。有二十余位朝臣谏言皇上留任你为海关总督,貌似人少,实则各怀心思。纯粹出乎公心者有之,揣摩圣意、意欲逢迎者有之,联想至下一议题、出言试探者有之,扛不过疲累饥渴、一心早点完事者亦有之。”
“皇上仍是故伎重演,只说再议。捱到此刻,天色以至申时末刻。众臣想吃吃不上,便溺又不敢,昏厥亦无用,想走走不了,已是苦不堪言。诸多武臣虽未发一言,但不难看出业已不知不觉的全力挺你,尚可强自支撑。皇上一说再议,便意味着不曾遂愿,是以众臣很快一致改口,赞成你辞官返乡。”
“议到第三事,那便要简单多了。事已至此,皇上的真意昭然若揭,再说满朝文武都不愿无端开罪老太尉与王相。空前一致的奏称,悉凭圣意而决。朝议至此,方才完结。群臣如蒙大赦,甫出宫门便作鸟兽散。”
杨致忍俊不禁的道:“下次皇帝再度诏令朝议,只怕文武众臣皆会闻之色变、为之胆寒!”(未完待续。)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
第(3/3)页